青海尖扎县德吉村:党群一条心建好幸福村
 日期:2023-02-08   浏览:3665   来源: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两百余户村民出深山、入新村,从不熟悉到共发展,青海尖扎县德吉村——

党群一条心 建好幸福村(一线调研)

本报记者 刘雨瑞

晨光熹微,沿着黄河边,一路行进。雾气氤氲中,一座村庄倏然映入眼帘。

这里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

路边,站着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拉毛卓玛。一双大手紧握,热情相迎。进屋,奶茶飘来甜香,炉火映红脸庞。拉毛卓玛告诉记者,藏语中“幸福”译为“德吉”,如今的德吉村也已成了真正的幸福村。

“党员和群众就像酥油和奶茶,融在一起分不开”

长久以来,群众守着黄河,吃水却成了难题。

村民下吾端智快言快语:“直线距离虽短,但村边就是悬崖,要想到黄河岸边,得绕道走3个小时。”那时,村里每天派人到岸边拉水,这个苦差事,谁都不愿干。

山上问题,只能山下解决。

2016年,尖扎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一年后,河谷地带的荒石滩上,一座新村拔地而起,来自7个乡镇、30个村的251户贫困群众搬入新家。也是那一年,拉毛卓玛接到县委办的电话:“尽快到河东移民安置点工作。”

这片区域,她并不陌生。

拉毛卓玛出生成长的尖巴昂村,与安置点隔河相望。父亲做了30多年村支书,认为在乡村干事创业大有可为。2005年,拉毛卓玛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干就是13年。

河东移民安置点是县里7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之一,来这里后,沉甸甸的责任压在拉毛卓玛肩上。河东移民安置点后来发展为如今的德吉村。

群众刚搬到新环境,邻里互不认识,难免心生戒备。拉毛卓玛每天从早跑到晚,但村民紧闭大门,好不容易见面,也不爱和她交流。

在县委和乡党委的关心下,河东移民安置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拉毛卓玛下定决心,要让党组织成为村民信赖的主心骨。

一年夏天,黄河上游来水,冲来枯枝浮木,阻塞河道。拉毛卓玛与村里48名党员没白没黑地打捞垃圾。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少村民也加入进来,结束后还喊她到家里吃饭。

拉毛卓玛一张圆脸,笑起来亲和力十足,村民不管年龄大小,都喜欢喊她“阿姐拉毛”。

和村民熟络后,拉毛卓玛用两周时间走访村民,将相关信息制成地图,为党员熟悉村情提供了指南。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临时党支部将安置点划为4个网格,网格员负责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防范等工作,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

“未来,德吉村要推行社区化便捷服务机制,让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拉毛卓玛说,“我们要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临近中午,村民端来酥油奶茶,记者一口喝下,口感醇厚,唇齿留香。“党员和群众就像酥油和奶茶,融在一起分不开,心齐就能山移。”拉毛卓玛说。

“放下牧鞭,拿起锅铲,收入翻番”

看着世代居住的土房被拆除,年近花甲的卓玛东智流下热泪。虽心有不舍,但为了后辈过上幸福生活,他狠下一条心:搬!

251户贫困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村民搬迁后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萦绕在拉毛卓玛心头。

村子地处黄河边,交通便利、风景独特,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这一想法与县里不谋而合。2018年8月,青海省乡村旅游暨扶贫产业启动大会要在德吉村举行。

村党支部提前商议,要把村庄打造得更美,吸引更多人来旅游。村民种植花草,每天能领100元工资。然而,开工那天,到者寥寥。

拉毛卓玛入户调查,村民异口同声:“只会放羊,不会种花!”

“其实是‘等、靠、要’想法在作祟。”几名村党支部委员嘴皮磨薄了也劝不动村民。拉毛卓玛向县长说明情况,县长请来村民原籍地的乡镇党委书记做工作。“集体搬迁到新地方,但还代表着原先乡镇的精神风貌哩,要争口气呀。”几名干部掏心窝子的话让不少村民有些惭愧。“最后申请务工的村民远超需要。”拉毛卓玛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德吉村变了样:60余亩鲜花尽情绽放,灿若云霞;瓦蓝的天空下,木质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德吉村名气打响了,省内46家旅行社当即与村子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10月,德吉村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游客量猛增,拉毛卓玛却高兴不起来,“大家看完风景,转头就去县城,村民增收不多。”

怎样才能留住游客?“开民宿、办农家乐!”拉毛卓玛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村民。有些村民却给她泼冷水:“一辈子放羊,做生意谁会啊,铁定赔钱。”

不懂可以学。村里租了两辆大巴,把犹豫的村民带到乡村旅游示范村参观。烤土豆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一晚收入700多元,不少村民动了心。

“心气有了,但村民缺少启动资金。”那段时间,拉毛卓玛和村党支部委员一有空就跑到县就业服务局、县文化旅游局等,问政策、盼资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县里提出,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锅碗瓢盆由政府全包,房间改造有政府补贴,还免费开设培训课。

“手抓羊肉、酥油奶茶我都做得很地道,北京、上海的游客都给我点赞。”下吾端智高兴地说,“农家乐2018年7月开业,到当年的国庆假期赚了7万多元,9个床位供不应求。”

2018年10月,德吉村党支部正式成立。随着村子发展,纯观赏性的旅游项目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为进一步激活旅游发展潜力,村党支部主动联系专业公司,请他们负责村子旅游项目的整体开发与经营管理,每年向村里分红。一时间,水上乐园、德吉宾馆、民俗风情园等拔地而起。2019年起,德吉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最高的一年达到980万元。

卓玛东智在美食广场包了个摊位,靠着卖肉肠、凉面等增收致富:“放下牧鞭,拿起锅铲,收入翻番,这日子越过越红火!”

“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村子发展了,大伙的日子慢慢好起来,可仍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没太大改善。

村民欠确杰是其中之一。“今年70多岁,家里只有老伴,别说办农家乐,摆小吃摊都有心无力。”他在家门口摆了摊位,卖自家地里种的豌豆,“多时一天能卖50多元,吃饱饭倒是没问题。”

老人的达观让拉毛卓玛湿了眼眶,村里召开党员大会,商量解决困难群众增收问题。“只要人不懒,到处有钱赚。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设置公益性岗位,效果最直接。欠确杰被聘为生态管护员,每天负责沿河巡查、捡拾垃圾等。“每月工资2000多元,像我一样的还有180人,大家都享受到发展红利。”

“国家要求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啥是我们的土特产?就是碧水青山好生态。”拉毛卓玛说,“围绕好生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千方百计促增收。”

经过调研,拉毛卓玛发现,尖扎县气候温润,自古就有种茶的传统,更是苗木成长的宝地。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不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增添了创业信心。在县乡领导的支持下,村里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引导和扶持村民创办了以苗木、藏茶种植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园。

苗木合作社培育松树,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用于绿化,收益可达200万元。藏茶种植园和农事采摘园吸纳困难群众为合作社员工,120名村民年人均增收达7000元以上。“休闲观光、劳动体验、研学旅游,三产融合加速推进,老百姓收入有了保障。”拉毛卓玛说。

村民索南本自小失聪,一天,他看着院子里晾晒的小米、芝麻、绿豆等,突然来了创意:以多彩谷物创作出“五谷画”。如今,他的作品成了网络爆款,盘子大小的画作就能卖出500多元。他还创办了合作社,带动20余名村民一起“作画”。

德吉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022年的1.4万多元。

“要守住良好生态、文化底蕴这些‘金字招牌’”

打开地图,黄河岸边,“黄河民宿第一村”赫然在目,但标签并不指向德吉村,而是两公里外的来玉村。

来玉村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村。近年来,村子通过引进专业旅游开发公司,沿着黄河新建了11栋独栋式民宿木屋,每晚房价从300元到1000元不等,仍供不应求,名气渐渐盖过了德吉村。

拉毛卓玛因工作成绩突出,2020年底调任县政府所在地马克唐镇滨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但她一直关注着德吉村的发展。“德吉村要想在竞争中胜出,旅游业必须改造升级。”

不少村民与她的想法一致。达桑早年挖虫草挣了钱,跑到外地开宾馆,最近正准备回村投资高端民宿。

下吾端智党龄22年,又是致富能手,2021年初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夏天旅游旺季,我去县城采购食材,十来公里的路,堵了一个多小时。”下吾端智认为,吸引游客要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让他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不能一时一地看问题,要统筹考虑。”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说。县里专门成立了德吉村乡村旅游运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县、乡、村三级干部,他们多次实地考察全县旅游资源,10余次召开讨论会。

近期,由县乡村振兴局提供了建议草案:将黄河沿岸几个村子打通,接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集文化游、风光游、体验游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德吉村作为一个重要支点,将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体现特色的同时,也将与全县的旅游景点共同升级改造,提升游览体验。”杨吉加说,“德吉村的特色便是绿水青山和特色民俗,要守住良好生态、文化底蕴这些‘金字招牌’。”

走进下吾端智家的民宿,屋里的电暖器传来丝丝暖意。“今天有游客预订,提前打开暖暖房间。”下吾端智边说边领着记者来到院子里,指向房顶的光伏板,“县里提供资金,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绿电’。”

“最近,我们计划举办民俗活动,请村里老人讲讲故事,吸引更多游客,让乡村旅游更红火。”下吾端智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行走德吉村,最让记者动容的是酥油和奶茶般亲密的党群关系。采访时,每到一家,家里几口人、收入情况如何,党员干部们了如指掌。村民留他们吃饭,没有特意准备,只是添了一副碗筷,吃同一锅饭、同样的菜。

密切党群关系,需要一心为民。起初,发展乡村旅游,不少村民抵触。“没信心!”考察示范村;“没技术!”定期培训;“没资金!”锅碗瓢盆由政府全包,房间改造有政府补贴,还免费开设培训课。村民有感而发:“事事办到了心坎上。”

密切党群关系,需要真抓实干。每到夏季,上游冲来枯枝浮木,打捞时,党员干部们冲在前面。在黄河岸边、美食广场,党员干部们随时拿着塑料袋捡拾垃圾。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自觉加入,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党群关系密切,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实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一篇:@家长们:这份锦囊帮孩子“收心”下一篇:存款利率下调,储户们怎么看?>
0.059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