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调控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日期:2023-01-22   浏览:3880   来源: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是今年全国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发展改革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将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告诉记者。

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过去一年,我国遇到的困难挑战比预料的大。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从容应对、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经济在波动中回稳向好,主要指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不确定性加大,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变。但更要看到,今年我国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习总书记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龙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在发展改革方面将重点做好稳增长工作,引导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争取最终结果好于预期目标。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史育龙表示,去年以来,我国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今年稳增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健全并加强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推动形成共促发展的政策合力。

在稳增长方面,我国将合理安排地方专项债券额度,通过开“正门”保障地方正常融资需求,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在稳就业方面,我国将继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在稳物价方面,我国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和猪肉储备调节,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努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尤其是消费潜力,不只是应对疫情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长期战略任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说,我国拥有明显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强化国内基本盘支撑、积极参与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优势与关键支撑,而着力扩大内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资源优势的重要支撑和实践路径。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在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投资的关键作用,用足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的经验做法,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今年我国将修订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版),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优化石化等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近期,我们通过对企业登记注册、招中标、人流量、线上消费、工程机械运行等20余种,3.91亿条高频数据监测分析发现,市场信心正稳步回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在走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加快优化调整,各项稳增长举措持续落地赋能,今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趋暖趋好。”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说。(本报记者 顾 阳)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过年|《我们同唱一首歌》MV温情上线!下一篇:奋跃而上!兔年中国经济将如何扬眉“兔”气?>
0.202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